冬日的寒冷已深,但走進一年一度的生產大“考”現場,緊張有序,熱火朝天,技能比武與等級評定正如火如荼進行:
實驗室內,比武人員身著白色工裝,天平稱量,試管滴定,數據計算,結果比對,用心點評,受益頗多;
電工比武,選手一字排開,選料、繪圖,接線、送電,忙而不亂,場面頗為壯觀;
機修廠房內,焊花飛濺,弧光閃閃,鉆、攻、套,工具制作,設備檢修,忙得不亦樂乎;
生產現場,選定考題,準備就位,先說后做,或模擬,或實踐,干練利落、一氣呵成,評委及時糾偏;
理論筆試,選手們有的胸有成竹、沉著冷靜,有的緊鎖眉頭,苦思求解,考場嚴肅而井然有序。
……
八仙過海 各顯其能
各分廠立足實際,主動創新,各顯其能:
三廠的考評,不拘泥題目本身,而舉一反三,考評人員隨機發問,主控人員現場指認設備、管線及閥門,崗位員工現場模擬工段的異常處理,在“考”中學習進步。
二廠加強了考評過程的控制,炭黑一車間比武試題以密碼箱保存,保密不亞于高考,考評有板有眼,十分嚴謹。
四廠考評注重“細”“實”。考評人員就員工存在的問題專題講解,讓員工真正知曉哪里錯了、如何改進,是考試,更是一次全面的培訓,考學相長。
電廠加大了題庫的更新,新題占比達2/3以上,尤其是新增了崗位實際問題的解決,強化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做到同崗不同題,真正檢驗了員工的技能水平。
題多而新 成績好了
今年的機修人員大比武,除基本的焊接外,新增了氣割、設備維修、鉗工等內容,五選二,讓員工做選擇題,內容較往年增加了1題,工具制作對很多機修人來說是空白,正如甲醇車間羅少建說的,“干了十幾年的機修,如果不是今天這個機會,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動手制作螺栓,學無止境,比武對我們也是技能的學習再提升”。
電儀考試,在往年題庫的基礎上,增加了日常運行維護內容,現場出具電動機規格的基礎上完成熱繼電器的選型,考評愈加嚴細,安全帽、絕緣鞋等安全防護用品的佩戴納入,選件、選線等準備工作納入,線路圖每個符號的畫法是否符合標準也納入。
品保部在往年考試的基礎上,新增了設備的維護與操作,高技工公共實踐考題為標液,且對濃度調整、標定、注意事項標準更高,更具挑戰性。
公司物管保管員的同臺競技,是今年比武的一大亮點。題庫變一套為三套,在必答題的基礎上,新增一個與崗位相關的應急發揮題,讓優秀者脫穎而出。
今年的題庫更新至少在20%以上,且很多題目都是全新的,但總體考評下來,參賽人員的成績較往年有了很大進步,技能比武及等級評定潛移默化的效用已逐步顯現,是公司多年堅持的結果,這已成為考評人員的共識。
晉級多了 降級多了
無論是技工、高技工,還是技師,隨著年限的遞增,各個等級符合條件的人數越來越多,報考人數逐年遞增,也將會有更多的人晉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公司置操作工等級評定于動態中,退出機制的推行,從而讓其真正“活”起來,今年的高技工、技師的復審考評提交的成果,具體以人員培養,提出實施見效的合理化建議,查處安全、環保、工藝、質量等隱患,發現生產經營較大問題體現,否則予以降級,旨在讓員工多深入實踐,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完成自我提升并推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