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齊河縣見義勇為協會獲悉,公司員工朱鳴海被評為山東省見義勇為模范,是我縣第4位獲此殊榮的人。
見義勇為,對金能人來說,不是首例,更不是個案。“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2015年,公司業務員王雷在出差拜訪客戶途中勇擒肇事逃逸嫌犯榮獲第五屆德州市見義勇為道德模范。2016年,公司煉焦車間清掃工韓孝勇下班途中騎車追小偷助失主錢物完璧歸趙獲評德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無獨有偶,拾金不昧、樂觀挑戰、感恩奉獻、道德模范等曾為時代塵封遺忘的詞語,在公司“鮮活”涌現且普通平常,這主要源于公司的文化建設。多年來,金能文化在實踐中豐富完善的同時,更多的是從紙上走下來。自2014年起,公司即開展了文化之星的評選,涵蓋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等多個方面,先后評出各層面文化之星39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真善美,傳遞了正能量,提升了公司的良好社會形象,也為員工樹立了身邊榜樣。
新聞鏈接:朱鳴海,在2017年10月4日凌晨上夜班途中,發現村民張平海家著火,在投身“火海”救火的同時,呼喊附近村民參與救火,在此過程中,他冒著高溫,不計個人安危,從滾滾大火中徒手搶出滾燙的煤氣罐,規避了一次惡性爆炸事件,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