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公司生產廠區來了一群特殊的“觀摩團”,他們或騎行,或步行,或聽匯報,或提問題,或現場打分……他們是公司“精益環保行”觀摩團,正對公司的精益環保現場觀摩,三個小時八個站點,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讓精益深化的基礎上得以外延。
2015年4月,精益管理在公司正式啟動,從6S現場管理漸入人心到TPM的持續推進,從最初的轟轟烈烈造勢到現在潤之無聲地做實,改變在平靜中孕育,改變在舉手投足間,改變在自動自發中。
精益伊始,豐富多彩的活性化活動點燃了員工的參與熱情,有舞臺劇,有兔子舞,有傳球答題及尋寶,有看圖猜詞,有“一站到底”,有“撕名牌”比賽,將變革中的“痛”轉變為“樂”,讓員工接受了精益,擁抱了6S,比這更重要的是,精益賦予了一種活動推行的方法。
在6S推行過程中,涌現出許多精益達人,有小魯班,有能工巧匠,有最佳導演,有心靈手巧,有小蜜蜂,有花木蘭,有最佳美工……更有以員工名字命名的專利,如“秀霞工具形跡管理法”、“振清定置定位管理法”,很好詮釋了好的精神激勵往往比物質激勵更有效。
精益管理中,競賽PK貫穿始終,評價排名對應獎項,獎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丟不起這個人,涌現出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百舸爭流的可喜局面。
精益大修很多人仍記憶猶新吧,從定置定位到可視化標識,從“兩平兩直”到“三不見天”,從“三不落地”到“活完地凈”,從環保到節約,亮點頻現,關鍵是良好檢修習慣的漸次養成。
焦點課題的十步法自2016年度廣泛運用至今,輔助各車間解決了工藝控制、員工操作、節能降耗、安全環保諸多方面的難題,致力于培養制造企業的工業化思維模式。
Why-why分析法的推廣,培養全員在解決問題之余更要分析問題,強調因果,理順邏輯,不僅是設備故障、既有缺陷可以運用,工藝難題、通用管理各方面都應該嘗試使用。
從6S到TPM“1”階段初期清掃,再到現在的“2”階段兩源治理,乃至下半年要推動的“3”階段潤滑及點檢,從改善到課題,從分析到治理,精益逐漸滲透各工作模塊,翻閱今年的精益工作推動方案,提出的專項工作要與精益結合,安全部、能環部在例行檢查、專項治理等階段性專項工作中,充分結合精益思維及方式方法,將進一步實現精益管理的深化。
“精益管理是先進的管理模式,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工作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讓精益不僅是精益,將精益管理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實現精益與工作的雙向促進提升”,公司精益管理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