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秋日下的金能,賽場多多,比武正酣,評級不斷,公司的大比武及操作工等級評定正如火如荼開展。
忙:群英同臺誰與爭鋒
機修廠房內,焊花飛濺,鋸割聲聲,或一絲不茍焊接,或精心制圓,或認真鋸割,或專心鉆孔,場面頗為壯觀;
電工比武現場,考試人員一字排開,或按要求繪圖,或以圖接線,或送電調試,忙得不亦樂乎;
領料比賽現場,員工抽到題目后,或從容前行,或奔跑前往,力爭每一秒;
實驗室內,比武選手身著白色工裝,或滴定,或稱量,或搖瓶,或計算,精準檢測;
生產現場,抽簽選定考題,戴安全帽,著勞保手套,說一步,做一步,或實踐,或模擬,忙而不亂;
看賽場,緊張不乏有序,激烈不失友好,各參賽選手有的胸有成竹、沉著應對,有的干練利落、一氣呵成,有的抓耳撓腮、眉頭緊鎖,有的技巧嫻熟、精益求精,監考人員現場點評,指出操作中的不規范,提出改進意見,讓參賽人員真正有所收獲,真正有所提升。
變:時異事殊順勢而為
世易時移,時異事殊,今年的技術比武及操作工等級評定,與往年相比,有以下幾大變化:
條件多了。在今年的考試方案中,明確規定有一般工藝、安全、環保事故或嚴重違章違紀事件的不參加技能比武及等級評定,已獲評的技工、高技工、技師不得參加復審,并在現等級基礎上降級。
業績有了。隨機抽取今年一個時段(至少1個月)的1項關鍵指標完成情況作為選手技能比武崗位的日常業績,據排名強制分布,以30%的比例計入比武成績,規避了實踐考試的一錘定音。
題目多了。為更好檢驗員工的技能水平,今年打破往年做法,各崗位的實踐考題數量原則上不低于崗位人數,每人一套題,考試時隨機抽取,確保了考試的公平公正。
實踐強了。此次實踐考試與以往相比,更注重了現場實踐,能實地操作的,不現場模擬,能現場模擬的,不得口述,考試時,每一步都要到現場,不搞紙上談兵。
平臺大了。今年的設備、電儀、叉車、鏟車、行車等特殊工種的技能比武打破部門界限,放在一個平臺上進行,公司統一組織,抽調專業人員出題、考試,最終以實踐操作成績排定名次,真實反映了員工的技能水平。
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只有置于動態之中,才更有生命力,也最有競爭力。
復審的動真格與強制退出機制的推行,置操作工等級評定于動態中,每年有人晉升,也將有人退出,永葆生機與活力。
業績說話,成果為主。今年的參評附加分新增個人合理化建議創效加分項,旨在引導員工主動發現問題,多提合理化建議,讓他們動起來。明年的高技工、技師的復審將以成果提交為主,或培養了人員,或提出實施見效的合理化建議,或查處安全、環保、工藝、質量等隱患,或發現生產經營較大問題,否則按降級處理,讓他們在工作之余,多深入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