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贏“降本增效”攻堅戰
一如當下這寒冷的天氣,全球經濟冷熱不均,深陷“新平庸”泥淖;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低迷不振。各行業形勢嚴峻,難言樂觀。直面現實,公司上下齊動員,主動出擊,積極應對,全力以赴,一場“降本增效”攻堅戰全面打響。
逼:貴恰到好處
“同心同德度難關,齊心協力降成本”。月初,公司即召開了降本增效專題會,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晰了目標。各部門結合實際,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了各自的降本增效方案,量化分解,配套措施,明確責任人員,界定完成時限,尤其是在各類關鍵指標目標設定上,綜合歷史數據,實行“倒逼”管理,讓目標既不遙不可及,也不觸手可得,有關人員稍“跳”起即可達到,可謂恰到好處。
為確保措施的有效落地,各部門建立過程跟蹤臺賬,及時核算,實行日盤點、周調度、旬分析,及時張貼公布,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強化監督檢查,發掘經驗,及時推廣,查找不足,及時改進,確保降本增效工作的扎實推進。
減:抓大不放小
“要西瓜,更要芝麻”。翻看各部門的降本方案,既有大塊頭,但也不乏日常的一點一滴,一個“減”字,文章頗大:
油加工、炭黑車間根據運行實際,適時停運一臺離心機、低壓煤氣風機,日節電3300度;
山梨酸車間停運450kw大循環水泵一臺,開啟200kw小循環水泵,日節電4000度;
各分廠大型設備的啟停,交叉進行,削峰填谷,降低了成本;
文件報表的傳遞,全部使用OA,減少了紙張浪費,節約了硒鼓;
生產記錄整合優化,合并或取締,并嚴格了記錄備案審核,預計可減少10%的記錄用量;
辦公室照明燈單排開啟,下班后及時關閉飲水機、電腦等用電設施電源,節約了電能;
削減筆芯、紙杯等辦公用品的領用量,并將回收的紙杯作為油加工液體瀝青的取樣工具;
化驗部門減少了一次手套與吸管的領用量,樣品采樣袋實行重復利用;
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減少檢化驗頻次,降低檢測費用,減少了人力的無謂浪費
……
“小賬不可大算,積沙成丘,集腋成裘,從點滴做起,最終養成一種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內化為公司不可復制的基因”,分管此項工作的領導說。
修:價值最大化
公司力行能修不換的原則,并多形式開展了修舊利廢工作:
炭黑車間3#線排袋放空閥汽缸損壞,改外協維修為自己動手,節約維修費3000元;
炭黑油配置閥門定位器損壞,整三為一,節約費用3800元;
將炭黑車間拆除的主袋、排袋放空脈沖閥20個整合為6個,可節省費用1080元;
拆除煉焦二車間5#、6#推焦車、攔焦車清門機構并制作平臺,并全部使用廢料,節約費用7萬余元;
及時調整發供電模式,根據需要啟停燃氣輪機,準確調節網供負荷,并強化有關人員培訓,減少故障率,節約了用電成本。
……
用:閑壓不可廢
在公司的項目建設和技改實施過程中,有關人員想方設法利用閑置物資與積壓物資,提高了資產利用率,減少了庫存:
物管部將倉庫庫存閑置物資發至各技術專業組,其在提報材料計劃時先查看是否有閑置或積壓物資可用,做到凡有不購;具體施工時,從成套設備到閥門,到流量計,到暖氣片,到窗戶等等,最大限度使用,僅此一項,可節約資金100余萬元;在不影響項目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余料廢料。在各類管托、附板制作時,項目建設人員到廢料堆中“淘金”,減少了物資購置;
在設計方案優化上,公司在廣泛征集員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認真評估,及時實施,僅大型優化就達10余項,節約了資金
降本增效不是一陣風,需持續深入落實,更要全員齊發力,攻堅克難,在不利的大環境下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