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余天的試運行,公司對甲基苯酚廢氣技改成效明顯,困擾對甲基苯酚行業多年的氣味問題得以解決,這是公司環保工作的一個重大進步。綠色發展下的金能,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循環:吃干榨凈
2004年底,金能公司創立,是亦步亦趨,還是獨辟蹊徑,是擺在金能人面前的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在廣泛調研、深入思索的基礎上,公司毅然挑起了差異化發展的大旗,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與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合作,研發并量身定制了利用煤氣發電的燃氣輪機,于2006年4月一次并網發電成功,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將燃氣輪機的廢氣回收至余熱鍋爐升溫升壓,進入汽輪機發電產汽,為全公司提供平衡的能源,且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0萬噸,相當于9.9萬輛汽車的年尾氣排放量,相當于種植4.9萬公頃森林的氧氣生成量,被美國能源署和環保署聯合授予“國際熱電聯產獎”,并在中國焦化科技創新大會上獲獎,公司第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
項目建設之初,公司即著手布局循環經濟。從項目的選擇,到設備的選型,再到技術的選用,無一不以循環經濟為著眼點,尤其是二期、三期城市煤氣改造項目建設時,基于低熱值廢氣回收再利用的考慮,公司選擇了復熱式焦爐,并新上煤焦油加工和炭黑項目,項目投產后,公司“煉焦-化產-焦油加工-炭黑生產-再煉焦”的閉路循環形成。未來隨著公司甲醇項目的建成投產,生產中產生的甲醇馳放氣將全部回收至焦爐煉焦,新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將再次形成。
“這樣,一塊原煤經過煉焦、化產等多道工序的‘閉路循環’,全部轉化為焦炭、炭黑、對甲基苯酚等24種產品,中間未產生任何的廢棄物,真正將煤吃干榨凈,實現了煤化工與精細化工的科學整合,走出了一條區別業內其他企業的綠色循環發展新路”,公司董事長秦慶平自豪地說。
減加:一舉多得
2013年8月12日18:30,公司高96米的焦爐煙筒轟然倒塌,標志著60萬噸/年兩座焦爐的拆除全部完成。淘汰這兩座焦爐,置換土地新上精細化工項目,公司焦炭占比降至50%以下,且年可減排二氧化硫74噸,減排氮氧化物209噸,減排煙塵169噸。
多年來,因上游縣城生活污水的注入,橫穿公司而過的古老倪倫河變成了污水河。直面這一現狀,公司投資5800萬元對廠區倪倫河綠化改造并承建了10000m3/d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河道以碎石砌堤,底部鋪膜加板,“防滲改良”后攔河筑橡膠壩兩道,建小橋三座,遍植垂柳兩岸,“人工湖”連接河流,“景觀山”風景獨好,鴨鵝嬉戲,魚翔淺底,小船,廣場,噴泉,小橋流水……,定格為夏末秋初的一道靚麗風景,讓人流連忘返,為該公司遞出了“綠色”名片。
城市污水處理廠投用后,年節約水資源360萬m3,減排COD1642噸,減排氨氮128噸,不僅實現了中水的循環利用,節約了日益匱乏的水資源,也保護了環境,可謂一舉多得。
創新:生生不息
在公司現有的17項國家專利中,其中有6項是有關環保的。
2010年底,一種從焦爐煤氣脫硫脫氰廢水中回收無機鹽的工藝投用后成效明顯,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2012年9月,炭黑生產中的尾氣余熱利用系統實現了廢氣的回收利用,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13年5月,以煤焦化為主體的綠色循環經濟工藝榮獲國家發明專利,標志著公司的綠色閉路循環獲認可;
......
對環保,公司一直在努力并持續改進,尤其是今年以來,公司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改進提升公司環保工作。春華秋實,辛勤汗水的澆灌,結出了累累碩果:
2013年4月,三廠山梨酸廢氣回收技改效果明顯;
四廠焦化污水處理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三廠焦化污水處理也傳來喜訊;
從消煙除塵車到MN導套導煙車,到地面除塵站,再到煤場、焦場防風抑塵網的安裝,改善了環境,凈化了空氣;
......
“保護環境,健康幸福”,公司董事長秦慶平說,“所以,我們致力讓社會以一個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化工產業并持續踐行,以讓金能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樹更旺、花更艷、魚更歡、人更美。 ”
撰稿人:祝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