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綠色發展之路
深冬的空氣中,夾雜著些許肅殺,黃色和綠色成了公司的主色調。然,行走在倪倫河畔,小橋流水,松石映襯,噴泉游魚,湖光草色,當太陽變得光亮時,鴨鵝到河中嬉戲,和著雞鳴犬吠……,定格為冬日金能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眼前的景象,若是在公園里,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了,但在一個煤化工工廠內,則有些出人意料。
煤的價值
就全國而言,煤化工企業星河璀璨,繁星點點,要想光芒四射,為世人所矚目,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金能科技獨辟蹊徑,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條國內煤化工的差異化發展新路。
金能科技的主要原料是煤,煤經過粉碎、水洗后,按不同比例加以配比,進入焦爐煉焦,生成焦炭和副產品煤氣,荒煤氣化產生成煤焦油、粗苯、凈煤氣等,煤焦油作原料、煤氣作燃料,進行煤焦油深加工,生成炭黑焦油、工業萘、瀝青等,炭黑焦油作原料、煤氣作燃料生產炭黑,炭黑生產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尾氣,回收至焦爐重新煉焦,煉焦生成的煤氣進入燃氣輪機發電,發電后的尾氣進入余熱鍋爐升溫升壓,生成的蒸汽進入汽輪機發電、產汽,供全廠生產所需,打造了金能特色的“閉路循環”模式。化產生成的粗苯與煤氣中提取的氫氣進行精制,生成純苯、焦化甲苯等,焦化甲苯作原料、煤氣作燃料生產對甲基苯酚。這樣,一塊原煤經過10余道工序,生成24種產品,中間產生的廢棄物全部“消化”,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光榮完成使命,提升固有價值。
“這種金能特色的生產模式,真正將煤吃干榨凈,做到了資源利用最大化與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目前在全國煤化工尚屬首例”,董事長秦慶平說。
減加為正
“在一些企業看來,環保就是只投入無產出,是在做減法,但在我們看來,環保做減法的同時,更是在做加法,且很多時候,一加一減,結果為正”,董事長秦慶平談起了他的“加法”環保經。
投資450萬元推廣應用了焦爐M導套,改造機焦側除塵系統,杜絕了煙粉塵的無組織排放,年可多回收煤氣900萬m3,增加效益近1000萬元。
總投資550萬元脫硫廢液技改的實施,降低了煙塵中的硫含量,破解了環保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年增效益120萬元,并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成功將燃氣輪機引入焦化領域并實現二次聯合循環發電,年減排二氧化碳60萬噸,相當于9.9萬輛汽車的年尾氣排放量,相當于種植4.9萬公頃森林的氧氣生成量,被美國能源署和環保署聯合授予“國際熱電聯產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美國境外公司,在化工界具有創新意義。
斥資700萬元為煤場、焦場安裝了防塵網,改善了周邊環境。
化產終冷塔的改造,提高了粗苯收率,保護環境的同時,年增效益100余萬元。
在廠區內行走,你會看到綠、紅、藍三種不同顏色的垃圾箱散落分布,綠色垃圾箱用于可回收一般廢棄物的收集,紅色垃圾箱用于危險不可回收廢棄物的放置,藍色垃圾箱用于危險但可回收廢棄物的盛放,它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是不說話的環保小衛士。
綠色名片
經久不息的倪倫河,默默地流淌著,造福著齊河人民,述說著古老齊河的故事,呈“S”形從公司中部縱貫而過。公司建橋三座,南石拱、中三孔、北墩橋,風格迥異,連接東西。修人工湖,鋪游園路,種草、植樹、栽花,裝扮點綴,像一條綠色飄帶在金能版圖上飄舞。
金能科技的綠化傳統由來已久,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公司堅持高點規劃,大手筆投入,設立專項綠化基金,聘請園藝師來廠工作,成立專業綠化隊伍,提升綠化規格檔次,樂陵古棗、陽信鴨梨、冠縣毛白楊,泰安參天古樹……,遠離故土并在金能生根發芽。發動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植一片綠、獻一份情”,共建綠色美好家園。
漫步金能,春來鮮花爭艷、姹紫嫣紅,夏來竹影搖曳、楊柳依依,秋來丹桂飄香、紅柿滿枝,冬來冰封雪飄、耐冬獨紅,徜徉其中,徘徊其間,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美國MK.Inc的總裁Mr.Hans Broom先生到訪后,對金能之綠贊不絕口,“我到過中國那么多企業,從沒見過這么整潔、漂亮的工廠,更沒有想到是在一個煤化工公司內,這讓我很意外,更堅定了我與金能合作的信心”。
呼喚綠色,追求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美化環境的同時,金能人工作生活的質量隨之提升,努力讓員工熱愛、客戶喜歡、朋友高興,形成了沉默價值,為金能遞出了一張綠色名片。
“環境保護,功在當今,利在后世。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致力于讓社會以一個全新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化工產業,并一直在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金能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樹更旺、花更艷、魚更歡、人更美”,董事長秦慶平做了展望。
撰稿人:祝德增